1922年10月,日籍医生在汕头创立“宏济医院”,院址位于市区崎碌联和里西巷。
1925年,宏济医院经扩张后易名为“财团法人博爱会汕头医院”,简称“汕头博爱医院”,院址位于汕头市外马路124号(后为142号,今为169、171号)。
1927年9月24日,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进入汕头市后,陈赓(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住进汕头博爱医院疗伤。国民党军队反攻汕头后,陈赓经医院一名护士搭救得以脱险。
1937年7月,因中日关系紧张,汕头博爱医院停办;1939年6月,日军攻陷汕头,同年 9月医院复办。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1月7日,汕头博爱医院被民国汕头市政府接收,改名为“汕头市仁慈博爱医院”,由民国汕头市政府卫生局主管,属政府辅助之半公立性质。
1946年6月,开设了“汕头市仁慈博爱医院护士学校”,录取护生10名、检验生1名、药剂生2名。
1948年7月1日,广东省卫生处缴款承购汕头博爱医院。7月8日,医院改名为“广东省立第一医院汕头分院”,隶属民国广东省政府卫生处,为公立医院。
1949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汕头市军管会公用部卫生处接管广东省立第一医院汕头分院。(以下均简称为我院)
1949年12月8日,广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卫生部接收我院,更名为“广东军区第一军分区军医院”, 隶属第一军分区。
1950年5月,我院奉令改回“广东省立第一医院”, 隶属省(专署)。
1950年9月,我院开办“广东省立第一医院护士助产学校”, 设护士科和助产科,学生29人。
1951年1月23日,我院由汕头迁至潮州,院址位于潮州南门堤顶基督教贝理神学院旧址。
1951年2月(一说5月),我院更名为“潮汕区中心卫生院” ,由潮汕专员公署卫生科主管。
1951年2月,广东省立第一医院护士助产学校改名为“广东省第五医士学校”,第一期招收学生50名。
1951年3月,我院成立组织疗法研究会,开始学习推广以组织疗法为主的“苏联先进疗法”。
1951年6月17日至7月27日,开展“整院运动”。
1952年上半年,开展“三反运动”。
1953年2月20日,我院医师魏楠章、李练生为正副队长,成员有我院医师曾子严等14人的汕头市抗美援朝医疗队赴朝工作, 1 953年9月31日胜利归来。魏楠章被朝鲜政府授予三等功和军功章1枚。
1953年3月,我院更名为“粤东第一人民医院”。
1954年12月20日,我院由潮州迁回汕头市外马路181号(原外马路142号博爱医院旧址)
1955年6月至1956年2月,开展“肃反运动”。
1955年9月,我院引进中医师,首次开设中医门诊和针灸治疗。
1956年3月,我院更名为“汕头专区人民医院”。
1956年9月,我院将领导三级机构改为二级领导机构,建立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实行科室责任负责制。
1956年12月20日,检验室成功培养出了结核菌。
1957年9月24日,我院迁至汕头市外马路尾308号(今之外马路114号医院现址)。
1957年第三季度,开展“反右派斗争运动”。
1958年9月,我院在汕头市至平路外贸诊所现址增设第二门诊部。
1959年底,筹办干部病区,设60床,于1960年3月开始接收病人。
1959年7月,我院首先在本地区发现钩端螺旋体病,经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本病的流行。
1960年10月4日,汕头地委文化教育部下发《关于汕头医专、汕头专区医院院校合一通知》,转达汕头地委同意院校合一方案。
1962年4月中旬,我院筹办的礐石干部疗养所(设病床35张)开始接收病员。
1962年5月,成立院工会,年底有会员245人。
1962年6月,我院通过党总支讨论提名,选出院务委员会成员13人,实行院务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
1964年9月21日,开始实行全日门诊制。
1965年8月6至15日,接受“八.六”海战中我海军4名重伤员的留医抢救工作,其中一名为脑部重伤、战后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著名钢铁战士麦贤得。
1966年6月初,工作队进驻,我院“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
1967年3月6日,我院成立生产领导小组,领导全院工作。
1968年6月28日,撤销生产领导小组,成立由11人组成的“汕头专区人民医院革命委员会”。
1970年1月,院党支部重新成立。
1970年2月,在潮安东山湖设立东山湖分院,同时办了小型农场。
1970年8月,与汕头医专联合办卫生学校,开设2年制护士专业。
1971年1月,我院改名为“汕头地区人民医院”。
1972年3月17至18日,召开首届党代表大会;6月23日,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汕头地区人民医院委员会。
1973年1月,我院独立开办“汕头地区人民医院卫生学校”。
1974年10月29日,外科住院楼落成投入使用。
1976年初,我院在陆丰县南塘地段卫生院创办了陆丰县赤脚医生中专班,学制2年。
1976年6月10日,门诊楼落成投入使用。
1977年1月,正式建立“三衰”抢救组。
1978年3月18日,我院和汕头制药厂、揭阳县西坑公社卫生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中草药穿心莲有效成分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7月13日,我院在省人民医院帮助下首次施行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成功。
1978年12月28日,召开平反大会,对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打击迫害的21位同志公开平反,恢复名誉。
1978年,按“医院工作三十条”精神,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
1979年7月中旬至1980年2月底, 开展整顿医院经济管理工作。
1980年8月,以我院内科主治医师朱子文为副队长一行12人(包括外科主治医师陈进新和眼科主治医师周忠夏)参加广东省援外医疗队赴赤道几内亚工作,历时2年,于1982年8月胜利返汕。
1981年3月,首次开展“五讲四美”活动。
1981年7月6日,内科副主任医师黄任民被卫生部聘为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霍乱专题委员会委员。
1981年11月1日,我院成功开展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
1982年 10月份,我院荣获全区医院工作流动红旗和“一九八二年度汕头地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称号。
1983年5月12日,召开全院表彰大会,表彰30名优秀护士和18名从事护理工作30年以上的老护士,给她们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品。
1983年8月26日,因地市合并和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我院改名为“汕头市中心医院”,升格为一级局建制,由市卫生局主管。
1984年初,开始创建文明医院活动。10月份,我院被评为汕头市文明医院;医院卫校被评为文明学校。
1984年7月,开始试行各种形式的技术经济责任制。
1985年2月,开始实行院长负责制和正副院长任期制(每届任期四年,从1985年1月1日算起)。
1985年3月至12月份,根据党的十二大的决定,我院完成整党工作。
1985年4月12日,省卫生厅批准我院在原有卫校基础上筹办汕头职工医学专科学校。5月16日,该校正式成立,校址设在我院,实行院校统一管理。
1985年6月17日至18日,我院召开首届职工代表大会。
1985年10月27日,我院被确定为中西医结合急症抢救试点医院。
1986年2月,对科室主任、护士长、院部机关科室领导实行聘任制。
1986年上半年,我院首次开展普法教育;医院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1986年10月30日至31日,召开中共汕头市中心医院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院党委会和纪委会。
1987年3月,《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院志(1922-1985)》定稿,并于四五月间印制成册。
1987年5月12日,由我院外科医师廖仰聪担任队长的广东省第四批援藏医疗队出发前往西藏山南地区工作,时间一年。
1987年6月中旬至1988年上半年,完成全院专业技术高、中、初级职务的评议推荐和聘任工作,同时建立医务人员技术档案。
1987年7月,我院组建了血库,储血量2万至4万毫升。
1987年7月,引进日本岛津SCT-2000T-Ⅱ型全身CT一部,于8月31日举行剪彩仪式,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1987年10月12日,我院和香港美森贸易公司合办的汕港激光医疗中心剪彩开业。
1988年8月16日,我院林有光、陈廷刚、周忠夏、陈家铎、林星远等5人被确定为首批市管优秀专家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88年12月30日,我院职代会被市总工会评为汕头市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先进单位。
1988年,我院被省卫生厅授予振兴中医先进单位,急救中心被评为广东省先进集体。
1989年5月初,开展“以医德医风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1989年上半年,首次采取职工自愿集资办法,筹集资金购买体外震波碎石机,于5月19日正式开诊。
1989年8月15日至11月,首次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1990年4月,我院被省卫生厅授为“广东省文明医院”。
1990年6月20日上午,举行12层综合住院大楼(今之B楼)奠基仪式。
1990年第四季度,首次开展“加强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活动。
1991年7月19日下午,第七号太平洋强台风正面袭击我市。我院及时抢救了台风中受伤的群众194人(其中重伤员30多名)和内科急诊病人29名。8月26日和29日,我院先后被市卫生局和市委、市政府授予“卫生系统抗灾救灾先进集体”和“市抗击太平洋9107号台风先进集体”称号。
1991年7月21日中午,中共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谢非和副省长凌伯棠莅临我院慰问在7号太平洋强台风中受伤的伤员,并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我院医务人员表示亲切慰问。
1991年10月28日,以佘祯福先生为团长的美国夏威夷医疗代表团一行34人抵达汕头市。10月29日至11月1日,代表团15名医护人员来我院,分内科、外科、内窥镜、护理4个组进行学术交流。
1992年 2月12日,第二门诊部举行开业典礼。
1992年5月27日上午,我院举行12层(局部14层)综合住院大楼(今之B楼)落成剪彩仪式。
1992年6月11至15日,由《实用儿科杂志社》主办,我院协办的“全国首届儿科常见病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1992年12月1日,经营型综合病区(对外称“高级病房”)开始收治病人。
1993年2月,我院在澄海县华侨大厦举办了两期全脱产的“医院分级管理骨干培训班”。
1993年4月26至29日,美国夏威夷医学交流协会代表团再次到我院进行为期三整天的义务医疗活动。
1993年5月31日,我院开设了专家门诊;5月27日开设特种服务部。
1993年9月,我院与卫生局签订了《汕头经济特区卫生系统城市管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管理责任书》, “创卫”工作开始。
1993年8月23至27日,国际奥比斯眼科飞机医院4位医学博士每天上午莅我院进行手术和学术交流。
1993年11月10日,我院成立“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办公室”。 12月16日至年底,组织了本院创“三甲”首次自查自评。
1993年12月24日,召开中共汕头市中心医院第三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会和纪委会。
1993年12月初,我院被省卫生厅授予“广东省文明医院”称号。
1994年7月11日上午,举行1.0T磁共振成像扫描机启用剪彩仪式。
1994年10月,我院被中国爱婴医院最高审批委员会确认为“国家爱婴医院”。
1994年12月1至4日,由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省医院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张衍浩带队的评审团一行33位领导、专家莅临我院,按省颁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对我院进行检查验收。我院以总分935.2分的优良成绩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1994年12月24日上午,我院举行“三级甲等医院”挂牌仪式。
1995年6月,院党委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汕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1995年7月,我院13个学科成为“广东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1995年9月,我院制订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施教网络,开始把年轻医师的培养纳入正规化、制度化的轨道。
1996年3月14至21日,澳大利亚开心行动医疗队(共38人),在队长福勒.那斯(Nasssr.Fred)先生带领下莅临我院进行技术交流和技术传授。
1996年,首次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11月份,内三科团支部被省团委命名为“广东省示范青年文明号”。
1996年4月15日,我院被授予“汕头市卫生支农工作先进单位”。
1996年5月4日,我院与市粤宏商业发展公司合建的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中心正式开诊。
1996年11月25至30日,国际奥比斯眼科飞机医院3位专家莅我院进行技术交流,协助我院眼科成功开展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小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手术”。
1997年5月30日下午,我院召开创建“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百佳医院”及“百家文明医院”动员大会。“创双百”活动开始。
1997年7月18日上午,我院举行“中山医科大学教学医院”揭牌仪式。
1997年9月3至12日,澳大利亚开心行动医疗队28名队员再次莅临我院进行技术交流技术合作。9月4日,成功施行一例冠脉左前降支搭桥术(大隐静脉旁路移植术)。
1997年10月中旬,我院与湖北医科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协议书》,林本丹和钟志刚成为第一批攻读联合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
1997年10月31日,我院成为首批“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
1997年11月6日,第三门诊部正式开业。
1997年11月12日上午,我院举行十九层住院大楼(今之A楼)工程奠基仪式。
1997年11月21至22日,省卫生厅“全国百佳医院评审组”莅临我院检查评审。
1998年1月29日,全国人大副主任田纪云莅临我院视察。
1998年3月,我院被省卫生厅授予“省卫生系统对口支援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1998年6月14至21日和9月6至11日,组织2批共37名院、科室干部、技术骨干到北京协和医院对口跟班学习。
1998年10月,我院被省卫生厅授予“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称号。
1998年12月21日,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把“优质、创新、团结、奉献”作为我院“医院精神”。
1999年7月20日,我院印发了《汕头市中心医院一九九九年解决医院宿舍职工住户房改问题的实施方案》,开始对医院宿舍职工住户采取“分档定额货币补贴购房”和“定向调整分配存房”二种方式解决房改遗留问题。
1999年12月25日,召开中共汕头市中心医院第四次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会和纪委会。
2000年11月11日,举行首次医用设备招标投标会。
2000年12月19日,首次与汕头市社会保险管理局签订了《汕头经济特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
2001年2月2日上午,我院隆重举行新住院大楼(A楼)落成庆典。
2001年4月16日下午,与汕头市金园区瑞康物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汕头市中心医院住院部A楼后勤管理服务合同书》;4月底,公司进驻我院开始承办后勤服务工作。
2001年4月29日,召开周会传达市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精神,2001年度行风评议活动开始。
2001年9月10至12日,法国勃艮第大学教授Herve Arnould等一行3人应邀到我院演示和指导开展人工关节翻修术等高难骨科手术。
2001年9月2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发文认定我院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西药)”。
2002年4月,我院被省卫生厅、人事厅、中医药局授予“2001年全省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
2002年6月17日,由中医生当家并以中药和传统中医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的 “中医、骨伤科、皮肤科病区”正式启用。
2002年10月26日,我院隆重举行建院80周年庆典。
2002年12月13日,市委书记李统书、市长李春洪带领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与会人员到我院参观政务公开、院务公开工作和设施。
2003年5月,按《成本核算管理奖酬金分配方案》正式实施奖酬金分配。
2003年6月19日,我院感染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抗击非典先进集体”; 7月1日,我院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汕头市抗击非典先进集体”。
2003年9月1日至12月底,开展医疗安全百日活动。
2004年一季度,评选并表彰了24名“葛兰素史克优秀青年医师”和8名“葛兰素史克优秀青年教师”。
2004年8月初,《汕头市中心医院规章制度汇编(第二版)》印制完成。
2004年12月22日,内五科正式启用,改变我院血液病、风湿病无独立病区现状。
2005年7月1日下午,召开全院干部会议,传达 “全省医院管理年暨医政工作会议”精神,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始。
2005年7月至12月,我院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5年8月25日,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领导小组行文公布我院为“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2005年11月9日下午,我院隆重举行“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揭牌庆典。
2005年,我院获得中山大学医学硕士教学点资格,蓝斌等3位科主任获得首批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
2006年2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行文宣布我院心血管、肿瘤2个专业具有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资格。
2006年4月14日,我院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动员部署新一轮专项纠风工作和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
2006年9月11日,ICU病区正式启用。
2006年,我院首次参与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蓝斌、钟志刚各招收外科临床型硕士研究生1名。
2007年4月13日,投资398万元购置的平板多功能数字化透视/摄影系统(日本岛津SONIALVISION SAFIRE II)正式启用。
2007年4月至11月份,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
2007年6月22日,市发改局以“汕市发改[2007]148号”文件作出同意我院门诊医技综合楼、急诊综合楼建设项目立项批复,我院正式开始大楼筹建工作。
2007年7月12日,中山大学行文通知,同意在我院设立“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汕头市中心医院科研基地”,承担该校部分博士后的培养任务。
2007年8月,开始在院党政领导班子中开展创建好班子活动。
2007年9月1日,我院投资1000多万元引进的美国VARIAN公司产23EX直线加速器正式投入使用。
2007年12月25日,成立“数字化医院”建设咨询小组,以加强数字化医院建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2008年4月10日,与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外马校区有偿转让协议书。6月4日,完成与汕职院外马校区房产交接工作。
2008年6月24日,由我院蔡志雄担任队长的“广东省第24批援助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启程前往赤道几内亚共和国。
2008年7月26日,投资1537.2万元购置的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Avanto1.5T)正式启用。
2008年10月18日上午,中山大学2008年首届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汕头班)开学典礼在我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2009年1月26日,投资1395.3万元购置的全身64排螺旋扫描CT机(Lightspeed VCT)正式启用。
2009年3月至8月,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009年4至6月,我院完成了全院门诊医生工作站系统、预约分诊系统、护士工作站、注射室系统等的上线工作;在粤东地区率先实现了“一卡通,免先挂号”模式的门诊就诊新流程。
2009年5月24日下午,我院举行2009届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会。
2009年6月29日,我院收治了汕头市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病例(30日正式确诊)。
2009年10月27日上午,我院隆重举行新门诊综合楼奠基暨开工典礼。
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
2010年5月18日,投资1039万元购置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全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Aris Zee Ceiling)正式启用。
2010年5月28日,举行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启动仪式。
2010年6月2日上午,在潮阳区谷饶镇中心卫生院举行“汕头市中心医院技术帮扶医院”挂牌及启动仪式。
2010年6月,我院开始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2010年7月13日,在中山大学就读的8名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到我院进行临床实习。
2010年7月17日夜,第24批援助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完成任务归来,市卫生局和我院在汕头外砂机场举行了欢迎仪式。
2010年8月24日,市委书记李锋到我院调研,并实地察看了新门诊综合楼基建工地。
2010年9月24日,召开动员大会,启动“三级甲等医院复评”达标建设。
2010年12月10日,我院投资2849万元购置的德国西门子第二代炫速双源CT机正式启用。
2010年12月15日,我院心血管病科顺利通过市卫生局专家组特色专科建设终期验收。
2010年12月29日,召开“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会议”,正式启动临床路径试点工作。
2011年1月1日,新住院HIS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全面启用,实现了病历无纸化。
2011年3月14日,省卫生厅发证授予我院为“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
2011年 3月30日上午,我院新门诊综合楼主体封顶。
2011年4月12日下午,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姚志彬率领调研组莅临我院调研医改工作进展情况。
2011年5月至年底,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和“三好一满意”活动。
2011年7月15日下午,我院召开院史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汕头市中心医院院史(1922-2012)》目录,并布置院史编纂有关工作。
2011年9月1日,投资392万元购置的德国西门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SymbiaE型)正式启用。
2011年9月15日,我院召开“医院绩效管理改革项目启动会暨绩效管理培训会议”,启动了绩效管理与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2011年9月29日上午,我院与汕头潮阳耀辉医院签订了《汕头市中心医院与汕头潮阳耀辉医院合作框架协议书》。
2011年10月,投入2500万元改造建设的2间一体化手术室(德国STORZ公司生产)和6间数字化手术室建成启用。
2011年12月26日,我院血液内科、妇科、麻醉科入选为广东省首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2011年12月,《汕头市中心医院绩效奖金核算分配方案(试行)》在全院铺开试行。
2012年1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潮阳耀辉医院合作医院改造筹建方案》定稿。
2012年2月29日,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原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获得国家GCP资格认定。
2012年3月12日,我院成功取得卫生部PET-CT大型设备配置许可,成为粤东公立医院中唯一获得该许可的单位。
2012年4月10日,投资520万元购置的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正式启用。同日,内三科、外四科、外七科正式启动“优质护理无陪护工病房”工作。
2012年4月24日,我院召开建院90周年暨新门诊综合楼落成庆典活动筹备工作会,宣布成立活动筹备工作班子和工作方案,并落实工作分工。
2012年5月7日,林本丹副院长带领我院20名医、技、护技术人员及管理干部进驻耀辉合作医院开展工作。
2012年5月21日,手术室生活配膳区启用,专职厨师为手术室医护人员提供早餐、午餐和午点工作餐服务。
2012年6月22日,我院召开大会,传达贯彻省市卫生系统行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部署“三打两建”和纠风专项治理工作。
2012年6月27日,院党委荣获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2年7月15日,血液净化中心举办了我院第一个护理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粤东地区血液净化中心规范管理及感染控制研讨会” 。
2012年8月22日,院史编委会召开第三场审稿会,审核《汕头市中心医院院史(1922-2012)》第八章讨论稿及附录资料目录。院史全稿基本完成。
2012年9月28日,中山大学2012级医学研究生课程班开学典礼在我院隆重举行,共有60人报名参加学习,其中包括一位来自厦门长庚医院的学员。
2012年10月15日,我院引进的全新德国西门子3T MR磁共振设备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
2012年10月27日至28日,2012年粤东普外科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在我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这是我院首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2年11月9日,应我院邀请,麦贤得司令偕同夫人李玉枝来到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并为我院建院九十周年题写了两幅书法作品。
2012年11月10日,我院挂牌成立“医学影像中心”,该中心包括:普通放射科、核磁共振室、CT室、介入导管室、ECT室多个专业。
2012年12月5日,“汕头市中心医院潮阳耀辉合作医院揭牌成立仪式”在贵屿镇隆重举行,市政府副市长赵红和潮阳区区委书记陈新造共同为合作医院揭牌,宣告合作医院正式成立。
2012年12月27日。我院隆重举行“建院九十周年暨门诊综合楼落成仪式”,宣告门诊综合楼正式落成启用,当天晚上在艺都影剧院举办了庆祝文艺晚会。